读史方舆纪要-笔记

2025-03-08

这篇文章中,我将整理我在阅读《读史方舆纪要》的笔记

总序中主要写了顾氏从夏商周以来的传承,直到父亲以及祖父在明朝末年的怀才不遇,临终遗言,希望顾祖禹可以记录天下山河整理文献古籍,为后来者奉献一份力

园陵宫阙,城郭山河,俨然在望,而十五国之幅员,三百年之图籍,泯焉沦没,文献莫征,能无悼叹呼

明于匠石之任者,或昧于雕镂之细”

类似于成大事者不拘小节,作者想说明这本书的作用在于让人通晓各州郡的山川河流基本知识,有一定的知识储配,但难免有一些疏漏,需要结合向导可以利用好地利,把握战争的先机。

函关、剑阁,天下之险也。秦人用函关,却六国而有余,迨其末也,拒群盗而不足。诸葛武侯出剑阁,震秦、陇,规三辅,刘禅有剑阁,而成都不能保也故金城汤池,不得其人以守之,曾不及培𪣻之邱,泛滥之水;得其人,即枯木朽株皆可以为敌难。

我觉得这里举例不大恰当,刘邦灭秦,在函谷关吃瘪以后经武关进入关中。而邓艾灭蜀,是偷渡阴平,绕过剑门关,姜维在剑门关是挡住了钟会的。

2025-3-5-history_geo_book_note-2025-03-16-22-33-39

2025-3-5-history_geo_book_note-2025-03-16-22-48-46

一、历代州域形势

春秋时 郡隶属于县,战国时县隶属于郡,秦始皇统一中国后,分天下为三十六郡,征百越后扩充为四十郡。其中三川郡,起名于黄河、洛水以及伊水三条河流,和河东郡对关中地区十分重要,所以是居首要地位。在汉代分三川为河南、河东、河内,称为三河地区

夫三河在天下之中,若鼎足,王者所更居也。

项羽灭秦以后,封王为显得自己厉害,别人都是xx王,就自己封西楚霸王,多个霸,感觉像那种联盟的盟主

项羽还自咸阳,分王诸将,楚分为四,赵分为二,齐分为三,燕分为二,韩分为二,秦分为三,并汉中为四

封了异姓王,然后基本全都造反了,然后以为同姓王会好很多,结果把烂摊子给了景帝。

矫秦之弊,封建王侯,其初以异姓王而王者凡七国。楚、梁、赵、长沙、淮南、燕,韩。数年之间,以次翦除,于是改封同姓子弟,分地过侈,寖以骄恣。

2025-3-5-history_geo_book_note-2025-03-16-22-20-59

内史

内史是中央政府中的重要官职,主要职责是掌管京师地区的行政事务,相当于首都市长。秦朝的内史管辖范围包括了咸阳及其周边地区,是秦朝政治、经济和文化的中心地带。 汉朝:初期沿秦制,内史仍掌管京师地区。后来汉武帝时期,对官职进行了一系列改革,将内史的职责进行了调整和分割。例如,将内史分为左右内史,分别管理不同的区域,进一步加强了对京师地区的管理和控制。

三辅地区

三辅地区,又称 “三秦”,本指西汉武帝至东汉末年(前 104-220)期间,治理长安京畿地区的三位官员京兆尹、左冯翊、右扶风,同时也指这三位官员管辖的地区京兆、左冯翊、右扶风1。以下是关于三辅地区的详细介绍:

南直方舆纪要序

桓温用江淮之甲,覆李势于西川,震苻健于灞上,走姚襄于洛阳,逼慕容于枋头,可云赫然振拔矣,而骄蹇自用,功以不集。

  • 覆李势于西川 :东晋永和二年(346 年),桓温率军西征成汉。成汉皇帝李势据守成都,但最终不敌桓温。次年,桓温攻克成都,灭亡成汉政权,将蜀地纳入东晋版图,这一胜利使桓温声名大噪。
  • 震苻健于灞上 :永和十年(354 年),桓温北伐前秦,一直打到灞上(今陕西西安东)。前秦皇帝苻健据城自守,桓温因军粮不继等原因未能攻克长安,但此次北伐仍给前秦政权带来巨大震动,使其不敢轻易南犯。
  • 走姚襄于洛阳 :永和十二年(356 年),桓温出兵北伐,在伊水击败羌族首领姚襄,收复洛阳。姚襄被迫北逃,桓温此举使东晋在中原地区的影响力得到一定恢复。
  • 逼慕容于枋头 :太和四年(369 年),桓温率军北伐前燕,一直打到枋头(今河南浚县西)。前燕皇帝慕容暐派慕容垂等将领抵抗,桓温因作战失利,又遇粮草被截断,被迫退兵。尽管此次北伐最终失败,但在进军过程中给前燕政权造成了很大压力。

刘裕翦除桓玄,收复荆楚,北平广固,西定梁、益,乃经营河、洛,规取关中。

  • 翦除桓玄 :东晋末年,桓玄篡晋称帝,刘裕联合北府兵将领,起兵讨伐桓玄。他率领军队迅速击败桓玄,恢复了东晋的统治,使东晋朝廷得以稳定,为自己在政治和军事上赢得了极高的威望。
  • 收复荆楚 :桓玄之乱后,荆楚地区局势动荡。刘裕派遣军队平定了荆楚地区的叛乱势力,收复了这一重要地区,加强了东晋朝廷对长江中游地区的控制,稳定了东晋的统治秩序。
  • 北平广固 :义熙五年(409 年),刘裕北伐南燕。他率军一路北上,攻克了南燕都城广固(今山东青州西北),灭亡南燕,收复了山东地区。这是东晋自偏安以来,首次取得重大的北伐胜利,极大地振奋了人心。
  • 西定梁、益 :刘裕在稳定了东部局势后,又向西进军,平定了梁州(今陕西汉中一带)、益州(今四川地区)等地的割据势力,使东晋的版图得到了进一步的扩大,加强了对西南地区的统治。
  • 经营河、洛,规取关中 :义熙十二年(416 年),刘裕再次北伐,此次北伐主要目标是后秦。他率领军队水陆并进,先后攻占了洛阳、长安等重要城市,收复了黄河、洛水流域以及关中地区。这次北伐使东晋的疆域达到了东晋建立以来的最大范围,也展现了刘裕卓越的军事才能和远大的政治抱负。

人亦有言:欲固东南者,必争江、汉;欲规中原者,必得淮、泗。有江、汉而无淮、泗,国必弱;有淮、泗而无江、汉之上游,国必危。孙氏东不得广陵,西不得合肥,故终吴之世,不能与魏人相遇于中原。东晋以彭城、寿阳为重镇,故桓温、刘裕得以再问中原。继东晋而起者,其时之盛衰,大约以淮南、北之存亡为断。

广陵-扬州,

梁山博望,关扃楚滨

长淮南北大小群川,无不附淮以达海者,而涡、颍、汴、泗诸水,则尤要害所关也。

大江之南,上自荆、鄂,下至常、润,不过十郡。十郡之间,其要不过七渡。上流最紧者三,荆南之公安、石首,岳之北津。中流最紧者二,鄂之武昌,太平之采石。下流最紧者二:建康之宣化,镇江之瓜洲。

十九、南直一 封域 山川险要